因此笑道:“承统领吉言了!”
前些日子,他和江淮一起去衙门递交了借考文书,明年六月即可在韶州府参加院试,虽然还有近一年的时间,只是他们都有职司在身,事务繁忙,真正能读书的时间不多。
因此顾桓只能日日挑灯夜读,勤学不辍,遇到学业上的问题,索性就去请教王府的莫长史。
王府的两位长史都是翰林出身,学问是毋庸置疑的。
但傅长史向来不喜顾桓和江淮,觉得他们年纪小、心性不定,在王爷身边有弄臣之嫌,因顾桓是侍卫,对他的态度更加冷淡。
顾桓自然也不会热脸去凑冷屁股,相对而言,他更喜欢右长史莫仲平。
莫仲平是广东开建人,他的祖上莫宣卿是大唐文宗年间的状元,是广东镇南中秋前夕,顾家兄弟终于在广州府“天字码头”
登岸。
广州海运、水运发达,码头众多,其中“天字码头”
被称为珠江第一码头,只供来往官员使用。
但凡官员从水路到广州或离开广州,都在此停泊。
码头前方有接官亭,作为迎送官员之用,民船不得停泊。
顾桓等人乘的是镇南侯府的船,自然可以在此靠岸。
此时接官亭上,镇南侯府的人已经到了。
顾林朝接官亭望去,双眼一亮,对一旁的顾桓说:“是三房的潞二哥亲自来了!”
顾桓闻言,也抬头望去。
杨潞是杨滨的亲兄长,他从前也听杨滨提起过,只是隔得远,看不清人。
顾林凑在顾桓耳边,轻声说:“潞二哥为人有些古板,看重人的出身,若是慢待了你,你暂且不要和他计较。”
顾桓稍微有些惊讶,说道:“杨家怎么让他来了。”
“如今镇南侯府还留在广州的公子,嫡出的就只有他了,因此一些迎来送往的事,舅舅也交给他。”
顾林摇头叹道:“连比他小的阿滨都出海了,只有他还在家中,我看他倒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,也不在意俗物,只管读书,想着金榜题名。”
顾桓点点头,表示知道了。
果然,上岸之后,杨璐带着镇南侯府的下仆迎了过来,帮助顾家兄弟装卸行礼,神色温和地对顾林打了招呼,对于顾桓和顾行却只是草草行了一礼,一句寒暄的话都没说,就拉着顾林往前走了。
顾林向顾桓使了个眼色,无奈地跟上了。
被留在后面的顾桓愣了一下,倒是好久没被人这样不屑一顾了,与顾行相视一眼,一起上了后面的一辆马车。
马车“哒哒”
地行驶在青石板路上,道路两旁的大叶榕长长的枝干交织在一起,在十几米的空中组成一道道天然屏障,即使是炎炎夏日,也觉得阴凉舒适。
镇南侯府华丽的马车队穿过一条条宽敞的街道,终于来到了位于城央的镇南侯府。
虽然久闻镇南侯府的恢弘气魄,但是站在这高大的宏伟的镇南侯府面前,顾桓还是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。
整条镇南街上,古树参天,绿树成荫,高高的红墙内是望不见尽头的房舍、巍峨葳蕤,墙上有西方的麦穗,也有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缠枝莲,却是意外的和谐,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,高耸的屋脊上盘踞着种种异兽,令人望而生畏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